1977年4月,49岁的李嘉诚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闪电收购,以2.3亿港元收购了香港希尔顿酒店所属的公司。此后一年,这项收购带来的增值让长江实业的净资产翻了整整一倍。当时长江实业已经创立了25年,也就是说,这里不到一个星期完成的交易给李嘉诚带来了相当他过去25年创业所积累所创造的财富。

然而,这个生意却原本不在李嘉诚的计划中,这是一个他偷听到的机会,甚至可以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机会来自一个偶然,事情发生的那天晚上,李嘉诚应邀参加了一个酒会,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之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李嘉诚注意到了两个外国人的低声交谈,然后他绷紧神经,启动了自己那套随时一触即发的商业预算系统大脑。

两个外国人的悄悄谈论的话题是关于香港中环一个高档酒店的买卖,其中一人向另一人问道,中环那家高档酒店要卖,您知道吗?另一人显然并不清楚情况,于是追问道,哪家酒店买家是谁?或许是防止消息被泄露,发起话题的人只是草草结束,话题就终止了讨论。

但这个小心谨慎的人还是没能防住李嘉诚。他话音刚落,李嘉诚便放下酒杯,大步流星地走出了酒店,然后打电话给自己的同事,永高公司将要出售希尔顿酒店,我希望今天晚上就能跟卖方见面,我们要争取将它买下来。接到电话的同事很快找到了负责操盘交易的卖家代表,希尔顿酒店母公司永高公司的会计师,并且向对方说明了李嘉诚希望立即拜访对方,而且当天晚上就跟对方见面的意愿。会计师同意了。

于是那边的酒会还在继续,李嘉诚便已出现在希尔顿会计师行的办公室,他告诉对方,我要买下希尔顿酒店,因为永高公司两个小时之前才刚刚做出出售的决定,而且消息还在保密之中,所以从天而降的李嘉诚让他们感到非常吃惊,并且好奇地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面对对方的提问,李嘉诚笑而不答,但他语气坚定地告诉对方,如果你们确定要卖,那我就确定要买,我是认真的。然后双方展开了谈判,再然后不到一个星期,这笔2亿多的交易就完成了。

这是李嘉诚1972年将长江实业上市后所完成的第一次重大收购,这笔不到一个星期完成的交易也给他带来了非常丰厚的回报。靠着这笔资产增值,长江实业的净资产在此后的一年间整整涨了一倍。而长江实业后来的总部大楼,长江中心也是用这次收购获得的地皮兴建起来的。

李嘉诚始终强调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平时就要做好准备工作,最重要的是要随时吸取自己所在行业最新最准确的基础知识和一切与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信息,并且深思熟虑,这样机会一来,你就可以马上动作。他还有一句名言,对我来说,一场最漂亮的仗,其实是一场事先清楚计算得失的仗。

这次对希尔顿酒店的收购,可谓是李嘉诚对他这一理念的完美演绎。他后来解释说,因为平时就很关注香港各家公司的情况,所以当他在酒会一听到高档酒店和德克萨斯,就马上知道对方说的酒店是总部位于德克萨斯的希尔顿,也推测出要出售的酒店是香港希尔顿酒店的主业永高公司。而当时的他已经费尽心思地研究如何扩张自己的地产业务,对香港地产物业的情况和未来的行情都有清楚的判断。所以一听到消息,他就马上捕捉到这个项目的机会。永高公司不但在香港拥有希尔顿,还在巴厘岛拥有凯悦酒店。香港的酒店和地皮会持续看涨,即便不算上巴厘岛的凯悦,单单是香港希尔顿酒店的资产,尤其是酒店的地皮,这就已经是一笔非常值得做的买卖。

后来曾经有人问李嘉诚,没有人出来跟你竞争吗?李嘉诚回答说,没有,因为第一,没有人像他那么早就知道这个消息,第二,他出手非常快,其他有意向的买家还没拿出行动计划,他就把整个的交易完成。也是从这笔交易开始,李嘉诚踏上了通过并购快速扩张及商业王国的道路,并在收购希尔顿酒店的两年后,也就是1979年一举吞下当时香港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也是英国人在香港上市旗舰企业<和记黄埔>,开创了香港开埠以来华人资本收购英商财团的历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yeo.com/1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