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也能创业百科,1块钱创业?

卢俊雄是广州人,出生于1967年,小时候家里生活比较贫困,全家月收入还不到100元钱。卢俊雄自有喜读小说,受那些传奇主人公的影响,他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做一个成大事、赚大钱的人,并立即采取了行动。这时,他小学还没有毕业。

在卢俊雄的不断要求下,父母同意每个月给他1块钱的零花钱。虽然是零花钱,但卢俊雄并没有将这一块钱随便花掉,而是用它来做生意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不屑地问道:1块钱能做什么生意啊,是开玩笑吧!

一块钱也能创业百科,1块钱创业?

的确,即便是那个年代,1块钱也几乎没有能做的生意。可卢俊雄的生意的确是靠1块钱起家的。在从父母那里拿到第一个1块钱后,卢俊雄在街上逛了好几天,寻找赚钱的机会,结果还真让他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他用这一块钱,到当地邮电局报刊部批发了每份3分钱的《羊城晚报》共30多份,然后再以每份4分钱的价格拿到街上去卖,除掉来回的车费,每天能赚到2毛钱。一天2毛钱,一个月算下来,就有6块钱的纯利润了。

几个月以后,卢俊雄的1块钱“变成”了100多块钱,此时,他不再满足于每天赚2毛钱了。所以,在卖报的同时,他开始认真留意新的赚钱门路。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分析后,他选择了经营旧书生意。这门生意的操作具体是这样的:每周,他到一家旧货收购站去一两次,观察收购的行情,每当有人拿旧书来卖时,他就在半途杀出,以比收购站高的价钱将旧书买下来,然后拎回家中。之后,卢俊雄将那些有学习价值或收藏价值的图书挑选出来,精心整理、分类、清洁以及贴补拼凑,弄得像模像样,再转手卖到旧书回收部。卢俊雄的旧书生意做得很是成功,而且训练了他的商业头脑和经营勇气。

一块钱也能创业百科,1块钱创业?

1980年,全国首届邮票展销会在广州文化公园举行,正在上初中的卢俊雄也跑去参加,主要是寻找新的商机。当时,邮票的收藏价值不断在上涨,一般邮票的升值率为30%(年均数),远远要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也比一般投资生意要高,且风险较小。看准这一点后,卢俊雄决心在从事炒邮票生意。说干就干,卢俊雄很快就筹建了广州市第一个自发性质的中学生社团:省城集邮社。社团建好后,卢俊雄就开始帮助那些爱好集邮的学生代买各种邮票,自己则从中捞取一点点“中介费”。卢俊雄是一个极具商业野心的人,在高二寒假时,他又组织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个“中学生集邮冬令营”。卢俊雄本以为这次冬令营会办得非常成功,因为当时已经有不少学校的学生报了名。但这一次,卢俊雄却失算了,也遭遇了生意场上的第一打击:冬令营开营那天,竟然只来了一个营友。

满心期望化为一脸失望,还只是一个少年的卢俊雄难免心情沉重,为了找到排泄口,他把自己的这种心情诉诸文字,寄给了香港《邮票世界》杂志社,没想到无心插柳之举却为他带来了更大的商机。卢俊雄的文章被《邮票世界》刊载在了重要位置,让卢俊雄喜出望外的是,这篇抒发心情的文字成了一篇绝好的广告,香港包括一些海外邮票商纷纷来函、寄钱,托他购买邮票。在邮票市场,当时有这样一条规则:邮票无国籍,凡200枚以内的邮票夹在信封里邮寄则无须纳税。利用这一有利规则,卢俊雄高中还没毕业,就将生意做到国际市场,赚起了外国人的钱。

一块钱也能创业百科,1块钱创业?

卢俊雄真正发迹是在20岁这一年。1987年,卢俊雄用自己多年做生意攒下来的钱办起了一份双面铅印8开的《南华邮报》。接着,他通过《集邮》杂志和邮票公司搜集到了全国2000多个集邮爱好者的姓名、详细地址,将《南华邮报》免费寄给他们。邮报免费寄出后,很快有人开始回函,希望通过《南华邮报》代购某些邮票。到1988年1月时,卢俊雄已做成了3万多元的邮票生意。1989年,《南华邮报》的发行数突破了5万份,这就代表着,卢俊雄此时已经拥有五万多个固定客户。卢俊雄的这一傲人成绩吸引了具有30多年历史的邮界权威杂志《集邮》,该杂志破天荒地为卢俊雄这个邮票商免费刊出销售广告,当月,卢俊雄的营业额直线上升,飞升至30多万元。从此以后,卢俊雄的邮票生意越做越大,最终成为当时大陆第一邮票商。

1991年,中国股市整顿,卢俊雄将敏锐的目光瞄准了股市,并大显出手,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与“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齐名的大富豪。之后,卢俊雄又将目光瞄准房地产业,创办广东华隆发展公司,很快,就坐拥亿万家资,鼎盛时,被称为“广州首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1@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yeo.com/15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