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10月份,一个朋友华哥来来电话说,说要走了,还是回到新疆自己30年前去创业的地方。我连忙是为了什么,这个时候他唉声叹气地说,亏了亏完了,200万元三年赔了个精光,我连忙问,你们创业的产业园现在蔬菜不是生长的很好嘛,而且负责产业园的老板还说效益很不错,并且帮助10余户贫困户也脱贫了吗?

这个时候华哥苦笑了一下说,怎么可能,挣钱不挣钱我一个大股东能不知道,这就是叫做自欺欺人。谈话间他说出了从新疆回到农村老家创业的经历。
华哥今年五十七岁,在1990年随着村里的几个年龄比较大一些的村民到新疆打工,当时他也只有25岁,初到新疆就在乌鲁木齐从事油漆和装修,一年下来也并没有挣多少钱,更何况当时新疆每到冬季温度很低,根本没有办法干活,也就是说在新疆一年也只能有半年的时间来干活,因为受不了当地的气候影响,和他一起的村民第一个冬季来临就回到了老家。但是华哥没有回来,他到了一个亲戚的家里,亲戚在农七师的128团,是六十年代支边到新疆的。

到亲戚家里以后,为了生活他没有依靠亲戚来生活,而是经过亲戚的介绍,在兵团附近的一个牧民家里,给他们放羊,这样他放羊就干了5年,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在当地还是渐渐地适应了下来,在2000年左右,他开始承包当地的土地,开始是50亩,五年后就已经达到了500亩耕地,并且开始种植玉米和棉花,自己的收入也渐渐地高了起来,10年后就开始身价百万,并且在当地还建立了自己幸福的家庭。
尽管在新疆华哥依靠自己的努力干的风生水起,但是毕竟他在河南的老家还有自己的父母,所以在新疆期间,开始每三四年都要回到老家一次,主要是看望和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知道2010年以后,父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所以他就每年回家一趟看望父母。因为自己的手头比较宽裕,在自己的农村老家也算一个有钱的人,所以每次回到家里都会和一些老同学,以及村干部聚会喝酒。在此期间村干部说现在内地农村老家发展的也很快,有时候想发展就是找不到好项目,但是缺的更是资金。

说着无心,听着有意。华哥在得知村里想发展蔬菜产业的时候,就有了在村里投资入股的想法,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村干部说了以后,村里当然非常地支持,在建设蔬菜产业园的时候华哥就投入了200万元,在他的农村老家建成了一个占地500余亩的高效农业产业园。第一年想到分红自然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年主要是投资,没想到到了第二年,大棚就像荒废了一样,也只是简单地种植几样蔬菜,但是尽管这样,产业园却挂上了xxx项目、xxx基地等,而村干部每年依靠产业园不断接待前来参观的各级领导以及前来学习的人们。

面对如此的情况,华哥比什么都明白,村里根本就没有把项目作为创业的途径,而是向上级争取资金的机会,当然从上面争取到的资金华哥是得不到的,而产业园种植的蔬菜没有营销团队和技术人员,又都是种植一些常规的蔬菜,在市场上也根本没有竞争力,更谈不上很好的效益,而华哥作为一个投资者又常年不在老家,还要经营在新疆的土地承包。
2022年是华哥投资的第三年,产业园依然和往常一样,但是华哥从心里明白,这是一个只有名而不挣钱的一个产业园,自己的200万元算是打了水漂,本想着在老家投资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同时还能给附近的村民带来效益,没想到结局竟然如此,这次回到新疆还是认真地把自己的地种好就行了,再也不敢有其他的想法了,这200万元的教训太深刻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yeo.com/16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