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感觉,现在写公号动力越来越小了….读书笔记之类的,倒是也在做,不过大都是和工作相关,少儿英语,儿童教育一块了,尽管我现在还没孩子…(说的好像有gf一样)
Anyway,下面是最近和朋友的一段聊天,关于创业的一些看法,其实也是很真实的把内心所想所感说了下。当然了我还不算是成功的创业者,见过一些很成功的,所以也就是朋友之间侃侃真实想法罢了。// 后面的,是我后面补充解释的
当然了惯例,音乐推荐
这首,起来嗨正面刚系列,适合戴耳机音量最大听。
Jason Chen翻唱的,中间歌词棒
创业者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朋友Z:
第一个问题:你接触了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创业者,你觉得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几种(不限数量,可以按重要程度排序)素质有什么?
第二个问题: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几种技能(这个是偏技能方面的)?
潇潇:
运气,第一个想到的。
//他们抓住了红利期。当然能抓住是能力,不过在风口,也是所谓的运气吧。不过运气不算是素质,但创业成功,这点少不了。运气我们也没法改变,能做的就是多尝试,尝试多了,总得来那么一两次好运气是吧
朋友Z:
嗯,你可以总结一下,罗列一下,然后按你的感受排个序。
潇潇:
冒险精神、能忍受孤独、压力。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这三个吧。当然还有一些,谦卑的心态,接地气之类的……争强好胜啊……太多了,不过各有千秋,也不是必须的。
潇潇:
产品思维,产品经理的,那种换位思考,用户出发,接地气的技能。快速学习。执行力。执行力归第一个。
差不多就这样,不深究了,不然得先定义,什么是成功的创业者,研究什么共同之处啊,那可以写书去了。就是感觉这些。
执行力挺重要的。学习,执行,快速迭代。谦卑虚心的心态去对待用户、对手、同行、优秀的人,所以才能倾听、学习、迭代成长。
//所以你说要排序,也排不了,素质和能力,有时候也混一起了。但总结下,我是看到那些优秀的创业者,有的是执行力,快速学习迭代的能力,抗压,抗孤独,谦逊,冒险精神(这好像是废话,不冒险的怎么回来创业)
面面俱到 VS 一两项技能?
朋友Z:
你觉得我们需要面面俱到吗?还是专攻一两项技能?
潇潇:
之前那篇超网的观点我很认同,就是抓红利期。个人的努力很有限的,要趁势而为,红利期做事。怎么说呢,创始人肯定要有一两个看家本领,但同时也要都懂,上的厨房下的厅堂床上还能骚。
//超网的文章,是生财有术圈,TARO创始人钱昊的一篇文章,我朋友圈转过,36氪也报道过《超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十年后的下一个浪潮》
有点那种T型人才。 一两个本领,就是超过90%的人,不必顶尖。专业技术可以找专业的人解决,自己懂大概就可以。
所以比如说法律,我个人观点就是哈,需要了解最基本的,听听讲座和课堂,但没必要自己去系统学,总归不及法务的。了解基本的,不被法务忽悠了就行。当然有时间,作为副业考个证书也是好的,如你。
可能也是我自己代入经验观念了,不过有些创始人就是技术入股,有些就是专门高融资,有些就是团队黏合剂
潇潇:
我以前讲座提过,就说,90分到99分,你要额外投入1000小时,不如你把这些时间花在其他领域,金融、计算机、营销,这样,你一个90分,其他的60 50 40分,加起来就是240分,比那个99分的顶级专家厉害了。
我讲纯英语只是,不是最顶尖的,自己说英语也不是最好的,但肯定比90%的人好,够了,再提升的话,耗费时间会很长。但我讲英语,可以和效率、金融、计算机啊结合,讲课的形式,我会参考产品经理的用户为主,那么我的课,好评就可能比那些专家更多些了。对于成人来说,也就更愿意听。避免了一种情况,老师自己牛逼,但上课是自己嗨,学生一脸懵逼。
朋友Z:
嗯,就是在一个创始企业里你得有一定的价值,是么?
潇潇:
不然一个人没价值,在哪里都没人要的。不管是创始人还是员工。
朋友Z:
是的。就是在某一个方面拔尖,其他的方面有其他的人来辅助。
潇潇:
是的,其他的会有专门人来做。
挖掘个人的核心价值
朋友Z:
你前面说了,在一个创始企业里,你得找到一个人的核心价值,才能去成功创业,是么?
潇潇:
问题是,你不知道。在某个时期你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具体价值在哪儿。我以前也不知道我特长是啥,也不知道我价值有啥。也是好多都学了才逐渐明晰的。
朋友Z:
后来挖掘呢?
潇潇:
后来啊,就发现, 我的特长就是不断尝试,不断地去学习新东西。然后英语,在国内算个(特长优势)吧。讲讲效率的,从默默无闻,到现在5万人付费,有平台邀请了,也就是这两年做出来的,以前不知道(有这个能力的)。以前(大学)就是自己会看看这方面的书,自己去实践。
我觉得涛哥看中我,可能一方面是我能做英语,讲课评价也可以;另一方面就是我做事靠谱吧,说到的事尽全力去做,坦诚相待。
//涛哥是我一直挺佩服的一个创业者啦,有幸能和他合作,做少儿教育一块。除了工作上佩服,其实还是他这个人挺有趣挺酷很会玩的
专业与就业不对口?
朋友Z:
你后悔去读你的硕士学位吗?
潇潇:
谈不上后悔,各有利弊,没当时就没现在的我。就是,重来的话,有些事我可以做更好
朋友Z:
但是也不觉得特别好是么?
潇潇:
本科能重来,我会去学计算机或者营销。怎么说,就是留学本身,学校学的内容,石油啊,包括本科的化学,都没卵用。
//化学的用处,让我感叹的是这两次,一次用相似相容远离,去除了白板上没擦干净的笔迹,一次是好久没用的热水瓶里面都是水垢,依稀觉得是碱性的东西,就用白醋泡开了果然好用。但这些其实高中化学知识也够,或者,生活常识就够==
潇潇:
但这个经历,因为在那个环境,那个地方,那些课,让我去做了其他的事情。
朋友Z:
但是学习的过程,其实还是有帮助?学习这件事,本身对你的价值更大是么?远超过这两个学位?
潇潇:
比如本科我们学院(南大匡亚明学院)出了名的变态,课程难,特么线性代数都是让我们自学然后开学考试的。所以很多自学能力也是学院逼出来的。不学你要挂科的…跟不上的。
石油学位,其实石油经济这门课,是影响最大的。让我对经济感兴趣,也有了自信,觉得能做好。就去考cfa了。然后就有了那个吹逼的338小时过CFA Level 1。可以去做讲座,证明我有能力讲好拖延症、效率一块了。
你说我从化学转到石油研究生,从研究型到授课型,再到自学金融计算机。这些是形势所迫,当然是指我自己想要有个赚钱的行业,才「被逼地」这么折腾的。我意思就是,本身的课程不会教我这些。本身的老师,院校不会教我这些。
然后这些过程折腾,也让我慢慢清晰知道,哪些是不喜欢的。
就是不喜欢重复的,可预见的生活,so boring。那些无法应用到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工作,是不喜欢的。
以前觉得化学无聊,所以转工程,发现做研究生研究型的,一样很机械化。转了授课准备找工作。然后发现,哇,原来工作后也是日复一日一样工作咦,除了一些特定职业。
那就自己干吧,就这么种下了种子。这个其实是在2016年4月,倒数第二个学期,我就有的想法。那时候就想回国创业,那时候还没有开始讲座,没有任何点子,就是个想法。
当然那时候也会迫于国外找工作压力。那时候石油工程不好找,我身份问题澳洲也只能工作2年。
//如果石油那时候还是130美元一桶,毕业就是高薪石油工程师,我还会回国么?另一个回国的理由啊,是国外是太闷了,朋友在国内,虽然我不算是那种经常出去Party社交的,但偶尔还是想和老朋友串串门,一年一道玩个一两次的,国外不方便啊。
创业不是日复一日吗?
朋友Z:
你觉得创业不是日复一日的吗?
潇潇:
不是。
朋友Z:
你觉得创业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潇潇:
各种烦心的意想不到的事情。然后成为一个个小挑战。
比如我现在的,其实接一个项目,做一个课程,就是全新的东西。知乎读书会写读书分享,出电子书,讲座,课程。
如果我一直专业写读书会分享,会腻的。虽然写一篇抵得上小白领一月工资了,可能有些人觉得一个月就一篇挺好的。但我写得会腻的。
我做了两次吧,除非后面和英语、儿童教学相关的我会再写。
出书,出了一次,也不想专门做作家啊,天天写稿子很没劲的哈哈哈哈。
//也不算正式出纸书,就是知乎一小时的小电子书,但大致出书流程也算走了一遍
课程的话,不同主题,就不一样么,也没有什么固定套路,就是你得找资料,整合,打磨。
但你说知乎live我做了那么多期,也会累的不想做的,尤其是收入降低后。
//当时17年5月,做到第7场讲座后,参与人数差不多也就500人一场,自己也每个月一场做烦了,所以自己就不去申请了。然后知乎官方邀请了一些主题讲座,有流量扶持,又和自己当时做的事切合,是英语和效率方面的,也就应了官方的做了。
朋友Z:
嗯,听听你讲这些还是很有意思,也有启发。
潇潇:
重复的东西,像以前上英语课备课,这种就是,兼职可以,一个月做个3、4节课,花个7、8个晚上。但你说全职英语老师,天天备课,就是找文章,按格式做ppt,讲课,没劲的
我现在做课程,有时候也是意想不到,有合作方会自己找上门,上架课程,这个是无法预计的。你上课,是预计到的,这个月上几节,工资多少。
我自己,从一开始讲效率,到简历,再到今年年初的英语碎片时间教学视频,再到大学生效率,到现在少儿英语,两年来的研究内容也换了好些,每次都是自己在学新的。
其他休闲娱乐的推荐
《声临其境》这个配音节目还是不错的,我是很少看国内综艺或者电视剧,知道的演员也少,但这里面一些演员真是厉害。我看了1-3月的,很多印象深刻,赵立新的高冷和英语棒,唐国强配到哭,尹正真像张国荣,王洛勇的英语,郭京飞的皮当然也像葛优,郭涛的尔康, 2-24这期是真精彩。
然后也发现,一些明星其实去国外有了环境,花钱请老师培养了后,英语学成到惊艳,也是可以的。当然不是说努力、投入时间不重要,就是你看一些明星艺人,英语说到惊艳是了不起。
最近做3分钟英语教学的,除了美剧和英文歌,有打算拓展下素材到漫画,然后我又挑了个小时候最喜欢的《名侦探柯南》,去找了些英文配音的素材,剧场版TV版和漫画,发现哈哈配柯南的声音真是萌,一些词也是用得地道,之前在老友记备课中用到,比如out of woods。 我是想说,其实学语言,也可以和兴趣结合起来,很多你本来当做休闲的东西,也可以换种语言去看的。你看喜欢动漫的,去找英文版看吧,iOS里manga rock这个App,都是英文版的漫画,包括同步更新柯南的。
新一真是渣男让小兰等好久的说…
但谁让他是主角,又那么机智可爱呢…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yeo.com/1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