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互联网营销,首要的前提一般人可能认为是要有一个好产品,当然这个角度没问题,始于产品思维的导向,如果产品质量说得过去,其实第一步,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准客户,花最少的钱,用最小的成本来获得,那么有什么窍门没?

大众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公众号撰文,通过内容吸引潜在客户,这种方法长期看是效果不错的,因为在移动互联网尚,如果长期产出精品的内容,确实可以引发读者的分享传播,形成广泛的社交影响力。
不过缺点也是需要的时间较长,对团队的长期“爆文”制造能力是考验,行家里手也需要绞尽脑汁的去琢磨和发挥。
二、免费的套路,做诱饵,进行产品赠送。这个方法呢,属于人性的使用,会吸引一部分爱占便宜的人来参与,至于转化率和转化量,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做分析,比较常用的是课程的模式,知识类产品的成本几乎为零,可移动互联网上的人群,真的都是爱听课程么?如果你是一个实物产品,用课程转化,就关联性弱了很多,如果是送优惠券,由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意味。如果用好这个点,是一个考验技术水平的关键。
三、用户裂变的方式,通常是老客户带老客户,推荐的方法。这个是绝对的常青藤,因为在移动互联网上,人与人的社交关系,最为牢靠的是强关系,但作为商业链接,最为牢靠的是强社会关系的一批“关系户”。因为社会关系是人在社会上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名声影响力形成的可以有商业买卖的传递,而亲人类的血缘强关系,还是尽量不要触碰商业链条。
今天要说的,打造一个需求漏斗,把客户进行过滤的方法来实现,精准用户的沉淀。

做为漏斗的开口,我们要从需求的最基本特点挖掘出来,比如,我们想找一群感冒的人,去医院找过于晚了,因为去医院就已经严重了,可能已经在医院住院或者打针,没我们发挥的机会了。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用户感冒迹象的时候,就锁定客户呢?
可以的,我们可以做一份调查问卷,采用秋冬季最容易感冒的征兆,你有吗?这样的一个调查,就是对潜在客户的基础问题的初步探索。
用户为什么会参与呢? 有三点我们要做到,1,符合人性的简单,做完调查,就可以获得秋冬季饮食保健食谱一份(可以是电子书也可以是小程序,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操作难度选择);2、投放人群的选择,要从幼儿园或者线下的卫生防疫站做启动,因为关注度和参与度都集中和高效,容易形成认同和信任机会。3、轻度的参与方式和链接方式,扫码开始和线上要同时做,尽量把用户群体的需求做出分类,这样用户就参与深度和期待都有了。
有了基础口的集中“种子”的参与,如果是地域性的产品,就可以开展漏斗的中部转化环节了,进入体验和尝试的开始,开局就想顺利,可以采用预付和无风险承诺结合,比如预付9.9元,有任何不满意,百分之百退款的方式,会比免费更有精准的参与性。
免费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的无效数据,而通过预付和无风险承诺,可以极其清晰的过滤掉无效流量。
如果产品线是特别昂贵的设备或者家具类,就要从体验空间来进行从新设计,邀请用户参与有偿体验,同样支付9.9,可以抽奖参与体验,奖品从100到5000不等(奖品设计具体思路参照之前的分享学习理解)
这样,沉淀下来的付费用户,就是最精准的客户,为我们下一步制造“超级用户”做了铺垫。

超级用户的恒久价值
漏斗的三部曲,即:需求用户-精准用户(付费用户)-超级用户(铁杆热爱)
具体还要从产品的使用和体验层面,设计出漏斗的沉淀形态,让企业可以用最小的成本,在移动互联网上网罗潜在用户,把握精准客户的关注点,最终从精准客户里面,挖掘出超级客户。
下期,我们来分享如何在精准客户里面,挖掘超级客户,让超级客户变成我们的铁杆消费商。
谢谢观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uangyeo.com/19121.html